2022年赤峰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点项目清单及分工方案
2023-08-29 16:272022年赤峰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点项目清单及分工方案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拓新局的重要举措,是盘活基层、打牢基础的重要改革,是新形势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为贯彻落实全国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意见》(厅字〔2021〕43号)、自治区《2021年全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重点工作安排》(内文明办发〔2021〕9号)文件要求,推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面展开、走深走实,现提出2022年赤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点项目清单及分工方案,请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一、建强用好文明实践阵地
(一)强化阵地建设。全面梳理盘点、整合利用基层阵地资源,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要求,突出教育和服务功能,明确中心(所、站)组织设置、工作规范、运行流程,配备专兼结合的文明实践管理人员,标准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窗口单位志愿服务站点的提档升级,拓宽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渠道,打造“一刻钟文明实践圈”。(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文旅局、市政务服务局、市卫健委、市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分行,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文明办)
(二)扩大阵地覆盖。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志愿服务站点全覆盖,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具有教育服务功能的阵地资源对群众开放,探索在学校、商场、公交场站、文明单位等地搭建志愿服务驿站,构建点多面广、互联互通、便民利民的文明实践服务圈。(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文明办)
(三)把握建设进度。第一季度,制定市、旗县区、乡镇苏木(街道)、村嘎查(社区)四级重点工作项目清单和旗县区、乡镇苏木(街道)、村嘎查(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重点任务清单,召开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完成中心、所、站自评验收工作。第二季度,建立健全中心、所、站工作运行机制,举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培训班和项目交流展示活动,完成市级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验收和旗县区互评工作。第三季度,坚持边建设边完善,基本实现中心、所、站良性运行,迎接自治区抽查检查。第四季度,全面完成任务清单,迎接中央和自治区评估验收。(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文明办)
二、建强志愿服务队伍
(一)优化队伍结构。旗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县级志愿服务总队长,各部门、各行业、各乡镇苏木(街道)分别成立志愿服务队分队,统一归属志愿服务总队。每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应有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危帮困等8类常备队伍,以及若干具有地域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每支队伍全年集中服务不少于12次。发挥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返乡创业人员、群众性活动带头人等作用,组建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文明办、教育局、科技局、民政局、司法局、生态环境局、卫健委、团委、妇联、科协、文联)
(二)培养专业队伍。协调党校、文旅、教育、卫健、科协、司法、环保、应急、红十字会等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用专业化的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专业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在中心指挥协调下,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志愿服务。(责任单位:市委党校、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市应急管理局、市科协、市红十字会,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文明办)
(三)加强素质培训。重点办好现场观摩会、展示交流会、考察学习会,办好旗直部门单位培训班、乡村干部培训班、志愿服务团队培训班,确保培训全覆盖。建立旗县中心干部调训轮训制度,组织开展多层次、立体化志愿服务培训,提高志愿者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知识技能。(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文明办)
三、丰富文明实践内容
(一)强化红色阵地属性。始终把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贯穿文明实践工作始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面向广大群众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广泛组织“永远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我眼中的这十年”“石榴籽心贴心”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激发群众奋斗精神。丰富宣讲形式,组织制作接地气、听得懂、听得进的宣讲课程、公益广告、短视频等。注重互动式体验,将理论课堂搬到群众生产生活现场,通过“炕头讲堂”“楼院课堂”、读书会、文明实践广播站、理论大篷车等形式,提高理论渗透力,增强宣讲感染力。结合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制作推出群众看得懂、感兴趣、蕴含深的文艺作品,让群众在文艺熏陶中受到教育、增进认同。(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民委、市文联,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文明办、融媒体中心)
(二)加强“平语近人”宣传。招募具有较高理论研究和书法创作水平的志愿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推广“‘习语金句’大家写”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现场教学方式,书写、诵读、展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所引用的经典名句,广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党的声音,助力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升温增效。办好村嘎查“文明实践广播站”,引导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责任单位:市文联、赤峰日报、赤峰广播电视台,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文明办)
(三)突出重点服务人群。以老年人、留守和困境儿童、生活困难人员等群体为重点,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精准征集需求、精心设计项目,点对点进行帮扶。对老年人要经常开展慰问陪伴、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关怀等服务,推广银龄义剪、爱心粥等做法。对青少年要提供生活照顾、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等服务,实施“圆梦工程”“爱心阿姨”“女童保护”等志愿服务项目。对生活困难人员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解除精神困扰,坚定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市关工委,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文明办)
(四)全面推进实践内容。统筹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任务,常态化开展各类文明实践项目,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行动、天天有活动。创新形式载体,推广文化(文明)礼堂,融合婚礼庆生、贺喜纪念等功能,寓教育于服务,发挥好升国旗仪式、入学礼、成人礼、参军礼等礼仪教化作用。探索设立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让文明实践有规律有节奏、为群众所期盼。结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开展移风易俗,重点联合各有关部门集中整治婚俗陋习,统筹推进“一约四会”“文明团结超市”等建设。(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乡村振兴局、团市委,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文明办)
(五)积极弘扬时代新风。将志愿服务有机融入到公民道德建设“十大行动”中,广泛开展群众性“我帮你”活动。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群众性、互助式特征,广泛开展以“不破坏生态、不污染环境、不浪费粮食、不捕食野味、不乱扔垃圾”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农牧民素质提升“五改五提升”,重点在农村牧区组织开展“守村规、改陋习、重诚信、讲互助”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破除陈规陋习、涵育文明乡风。把“我帮你”有机融入文明创建工程,凝聚“六大创建”志愿力量。定期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赤峰楷模、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评选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树立敬好人、学好人、做好事的导向。(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乡村振兴局、赤峰日报、赤峰广播电视台,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文明办)
(六)丰富精神文化供给。充分利用“我们的节日”、重大节庆日及各类纪念日,经常性组织优秀电影播映、文艺汇演、广场舞、体育比赛、技能培训、法治宣传、科学普及等活动,持续抓好乌兰牧骑“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活动,试点推进“草原书屋中心书房”建设。(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市农牧局、市文旅局、市体育局、市科协,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文明办)
(七)做好应急志愿服务工作。结合“平战结合”的应急志愿服务体系,做好常态化需求收集、追踪处理、回访评价,强化紧急状态下应急响应,提升应急组织动员、专业救助、支援保障能力。重点完善抗疫、自然灾害类应急志愿服务指挥协调机制,确保紧急状态下志愿服务的科学安全有序。(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应急管理局、市人防办、市科协、市红十字会、市消防救援支队,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文明办)
四、推进文明实践高质量开展
(一)落实主体责任。推动旗县区级党委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健全工作体系,推动县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形成旗县区、乡镇苏木(街道)、村嘎查(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带头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市、旗县区、乡镇苏木(街道)、村嘎查(社区)要分别建立文明实践重点任务清单,将全年任务细化到每个月份,明确任务、责任单位(责任人)、时限、标准要求等,形成四级任务台账体系。落实旗县区党委主体责任,制定旗县区、乡镇苏木(街道)、村嘎查(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重点任务清单,抓好推进落实。(责任单位: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文明办)
(二)完善制度设计。健全完善各级文明实践联席会议制度、挂点联系制度,各有关单位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职责,形成任务清单,在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拿出务实举措。积极推进文明实践由各级文明委成员单位向高等院校、文艺院团、企事业单位拓展延伸,广泛开展文明实践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牧区、进社区、进公益组织“六进”活动,推动各级各类优质资源下沉。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群众满意度测评。各旗县区要设计制作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明白卡”,着力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认可度。(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旅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工商联,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文明办)
(三)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持续推进“四中心”贯通工作机制。通过登门走访、发放联系卡、“草原云·我帮你”为民服务联动平台、新媒体公众号、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广泛收集群众需求,精准制定服务清单,按照“3+N”的工作模式(志愿服务类、政务服务类、便民服务类、其他类),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和党群连心号“两个平台”,分类派发、认领任务、开展活动、解决问题,并向群众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优化“点单一派单一接单一评单”服务流程,实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便捷化、精准化、高效化。(责任单位: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文明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融媒体中心)
(四)打造优质服务品牌。注重项目策划、设计和组织,明确服务对象、内容和要求,按照“成立项目一招募志愿者一实施项目一评估效果一优化项目”的流程,加强项目闭环管理,确保志愿服务质量和实效。重点扶持和培育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项目,推出一批受欢迎、可持续、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文明办)
五、营造全面参与、全面支持的工作氛围
(一)强化嘉许激励。完善志愿服务激励嘉许机制,按照“省市配套、行业为主、旗县统筹、乡村落地”的思路,研究制定《赤峰市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工作办法》,建立分工负责、操作性强的激励嘉许机制体系。(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文联、市红十字会)
(二)加大保障力度。巩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设置成果,选优配强工作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村嘎查(社区)文明实践联络员队伍建设。加大文明实践工作投入,市级予以必要支持,县级财政承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基本经费。用好管好中央、自治区支持资金,开展中央和自治区扶持资金专项检查。(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财政局,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财政局)
(三)加强宣传推广。各级各类媒体要开办“‘我帮你’故事汇”“文明实践在行动”“文明实践论坛”等栏目,各级电台电视台和新媒体平台要拿出专门时段播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主题公益广告。扩大社会宣传,重点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公交、出租车、共享单车等交通场所设施,以及广场、公园、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等,策划推出一批针对各类场景氛围的宣传产品。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全面上网,加强网上关爱特殊人群、远程支教、心理疏导等服务,注意用好“网红”开展志愿宣传。(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委网信办、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民航机场、赤峰车务段,各旗县区委宣传部,各旗县区文明办、融媒体中心)
上一篇:资金送到田 夏粮收满仓